引言:《生成式AI落地大事件》将每周为您带来生成式 AI 应用落地的最近的实际应用与突破进展。本栏目涵盖 AI 大模型、AIGC + 电商、AI Agent、具身智能等领域AI应用关键领域的“明星公司动态”、“投融资资讯”、“政策产业变化”、“技术产品进展”、“领军者洞见”等。
期待与您共同见证生成式AI的未来发展。
出品丨虎嗅智库
编辑丨莫环顺
明星公司
推出GPT-4o图像生成功能
3月25日,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宣布推出4o图像生成功能,“将迄今最先进的图像生成器集成至GPT-4o”。据介绍,GPT-4o图像生成功能可精准文本渲染、严格遵循指令提示、深度调用4o知识库及对话上下文——包括对上传图像进行二次创作或将其转化为视觉灵感。
谷歌发布新版 ,横扫各大榜单
3月26日,谷歌发布 2.5 Pro”思考”模型,一经上线即创下Arena排行榜历史最大分数飞跃,比竞品高出40分,横扫多个基准测试榜单。新模型推理能力显著增强,在编程、数学和科学基准测试中表现卓越,能通过简单提示词生成复杂动画和游戏代码。其保留了原生多模态和100万token上下文长度优势,已向 用户开放,未来将支持200万token。
V3 模型更新,编程能力大幅提升,更宽松开源协议
3月24日,发布V3模型更新,编程能力大幅提升,用户测试显示其前端编码能力已接近 3.7,成为感知最强的提升部分。新版V3由集群改进后训练支持,提升幅度大约相当于 3.5到3.6的提升,在多轮对话中表现出更强的上下文理解能力。
和Meta据悉同印度信实工业洽谈AI合作
3月24日消息, 和 Meta 正在与印度信实集团进行独立的会谈,探讨在印度扩大人工智能(AI)业务的合作机会。信实集团是印度最大的企业之一,业务覆盖多个领域,包括能源、通信和零售。在此次洽谈中,双方可能会探讨多种合作模式,包括技术共享、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等。
微软开源 「 Wasm」,将轻量级虚拟机技术扩展至 WASM
3月27日消息,微软开源了 WASM 项目,将轻量级虚拟机技术扩展至 领域。 WASM 基于 构建,支持在 、Linux 和 macOS 的虚拟化平台上运行,通过 VM 沙箱隔离不可信代码,提供高性能与安全性,适用于轻量化场景。该项目允许 WASM 模块在轻量级虚拟机支持的沙盒中运行,适合安全执行第三方 WASM 代码。
技术进展与应用
理想汽车宣布开源汽车操作系统,构建通往高阶智能体的技术基座
3月27日,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宣布,将理想汽车自研整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全面开源,理想汽车也成为全球首个将整车操作系统开源的车企。他表示:“开源背后是我们对自己技术的信心,更是对人类打造‘创新共同体’的信心。我们很清楚,封闭只能放大系数,但开源可以放大基数。”
首个音乐推理模型 O1
3月26日,昆仑万维正式发布 O1模型与 V6模型。作为全球首款音乐推理大模型,性能超越Suno、模型登顶SOTA。 O1基于升级版基座模型V6开发,支持10种语言创作,在音乐结构连贯性和乐器编排精准度方面实现巨大突破。
元宝重大更新:混元T1正式版+新 V3一次给足
3月26日,腾讯元宝同时发布两款模型更新:自研深度思考模型”混元T1″正式版和” V3-0324″最新版本。混元T1正式版相比版本响应速度更快、吐字更快、推理能力更强,并大幅提升了长文处理效率; V3最新版在HTML等前端代码任务表现更出色,代码可用性更高,并提升了中长篇文本创作质量。
魔法原子发布“原子万象大模型”,打造人形机器人能力进化的“智能引擎”
3月26日,在魔法原子「原子双生」2025场景战略发布会上,魔法原子正式发布“原子万象大模型”。基于“场景定义价值,需求驱动创新”的核心理念,魔法原子聚焦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商业等核心场景的落地需求,打造出行业领先的人形机器人垂直场景大模型,与通用人形机器人实现了深度耦合,让人形机器人真正从“能动”进化到“能用”,最终走向“通用”。
百度生成式应用开发平台“秒哒”全量上线
3月24日,在百度 AI Day 上,百度正式宣布:生成式应用开发平台”秒哒“全量上线。百度称,秒哒是一款无代码工具——具有无代码编程、多智能体协作、多工具调用的关键技术优势,用自然语言就能指挥多个智能体互相协作,完成应用开发。
阿里推出 Qwen2.5-VL-32B:兼顾视觉语言与数学推理
3月24日,阿里开源了最新的多模态模型 ——Qwen2.5-VL-32B-,解决了72B过大和7B能力不足问题。新模型在细粒度图像理解、数学推理和符合人类偏好的回答方面有显著提升。性能测试显示32B版本在MMMU、MMMU-Pro等多模态任务上表现突出,甚至超越72B模型。
腾讯正式推出混元-T1:业界首个-Mamba 推理大模型
3月21日,腾讯发布自研深度思考模型混元T1正式版,具备快速响应和超长文处理能力,已上线腾讯云,即将在元宝灰度上线。T1采用首创-Mamba-融合架构,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和内存占用,在相近激活参数量下解码速度提升2倍。
悄悄进化:全新“思考”工具解锁,像人一样停下来想想
近日,新增”think tool”思考工具,相当于为AI添加”暂停键”和”草稿纸”,允许在生成答案过程中停下来审视信息。该功能特别适合复杂工具调用场景,如信息过载、规则繁琐或需要步步为营的任务,开发者可通过简洁JSON配置轻松集成。
机器人再「进化」:像人一样行走
近日,宣布其机器人 02通过纯强化学习算法实现了像人类般自然流畅行走。采用端到端神经网络和强化学习技术,让机器人自主掌握行走技巧,不依赖预编程步态,通过模拟环境训练和奖励机制模仿人类步态。团队成功解决”Sim-to-Real”难题,采用域随机化和高频扭矩反馈控制实现零样本迁移,使十台机器人能用同一神经网络运行,展示了自主研发路线的可行性。
投融资
据悉接近敲定由软银牵头的400亿美元融资
3月27日消息,接近敲定由软银牵头的400亿美元融资,投资者包括 、 、 Fund和 。这笔交易将使该公司估值达到3000亿美元。
AI据悉洽谈以180亿美元估值融资
3月20日消息, AI正在商谈以180亿美元的估值筹集资金,这家由英伟达支持的初创公司希望发展壮大并抓住对其搜索工具的飙升需求。该公司已讨论在本轮融资中筹集5亿至10亿美元。目前相较于之前的90亿美元估值,估值翻了一番。
AI自动化工具n8n获6000万美元融资,估值2.7亿美元
近日,AI自动化工具n8n完成5500万欧元(约6000万美元)B轮融资,估值约2.7亿美元, 领投,红杉资本等参与。该平台现有3000多家企业客户和约20万活跃用户,75%客户使用其AI工具,融资将用于技术投资和美国以及新兴市场扩张。
Use融资1700万美元,使智能体更容易地「读懂」网站
近日, Use融资1700万美元种子轮,由领投,Paul 、A 和Nexus 跟投。该公司由Müller和Zunic创立,五周内开发出demo后开源,已获超47k星标。 Use将网站元素转化为更像”文本”的格式,被Manus等热门智能体采用,成为智能体浏览网页的底层技术。
它石智航官宣天使轮融资1.2亿美元,开启具身智能创业新征程
3月26日,具身智能初创公司它石智航(TARS)宣布完成1.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创下中国具身智能行业天使轮最大融资额纪录。本轮融资由蓝驰创投、启明创投领投,线性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跟投。融资将用于产品研发、模型训练和场景拓展。
产业动态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仿真平台“格物”
3月21日,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下称“国地中心”)联合上海大学、清华大学,共同发布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格物”。作为一款面向未来机器人研发的高性能仿真环境,“格物”集成了先进的强化学习框架与多模态运动控制技术,致力于为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提供一站式机器人开发与测试解决方案,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
快手程一笑:可灵AI 已与小米、亚马逊云科技等数千家企业合作
3月25日消息,在快手及全年业绩电话会上,快手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程一笑透露,自商业化以来截至2025年2月底,可灵AI的累计营业收入超1亿元。除了C端用户订阅,可灵AI也面向B端商家提供API接入等服务。目前,可灵AI已与包括小米、亚马逊云科技、、蓝色光标等在内的数千家国内外企业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
华为合作伙伴大会发布多领域AI方案
3月20日至21日,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5在深圳举行。此次大会上,华为宣布进一步升级“伙伴+华为”的合作伙伴体系,通过优化伙伴政策与合作模式,与伙伴共赢。此次大会上,华为与合作伙伴一起发布了2025年七大旗舰行业解决方案,包括银行AI与大模型解决方案、汽车智慧工厂2.0解决方案、城市智能中枢和大模型解决方案等。
宝马将基于通义大模型和斑马元神AI推出两款AI智能体
3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与宝马宣布在中国深化战略合作,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斑马智行与宝马签订合作协议,基于通义大模型,以斑马元神AI为基础,共同开发宝马定制AI引擎,全新BMW智能个人助理将于2026年搭载于中国生产的BMW新世代车型。
领军者洞见
作者:基准测试或失效,未来靠token成本衡量模型智能
2025年英伟达大会(3月17日-3月21日)邀请到了 的人工智能推理研究负责人、 o1 作者诺姆·布朗(Noam Brown)参与圆桌对话。诺姆·布朗认为,当前用数字大小比较AI模型基准测试已毫无意义,应考虑”单位成本智能”;突破性AI进展不仅依赖算力和扩展法则,而是源于研究范式的转变,探索新范式不需大量计算资源,但验证需要;预训练和推理能力相辅相成,虽然模型运行成本高于传统模型,但远低于人类成本,且在专业领域超越人类后价值巨大。
张亚勤:智能体AI的广泛应用加剧风险 应为之设定红线
3月26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举行“AI:如何做到应用与治理的平衡推进?”分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表示,给行业带来了震撼,是两年来人工智能领域最大的、规模性的创新,也是中国对全球的重要贡献。但因为其运行过程中的运行机理尚未完全理清,因此需要对智能体设置诸如不能自我复制一类的红线。
扫码加入
虎嗅智库AI创新落地实践交流群
大鲸案例2025年全面焕新,征集利用AI重塑千行百业的先锋案例。并将于年中发布大鲸榜·最强落地案例奖,诚邀您报名参与。
323AI导航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