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语音克隆‌ 月提示,越安全 | AI助力,诈骗“上了强度”,快给钱袋子“上护盾”!‌

默认分类2周前发布 admin
3,004 0
ChatGPT国内版

前言‌

上一期,我们了解了常见的购物类诈骗手段,一同拆解诈骗套路,成功守护了自己的“钱袋子”。在AI盛行的时代,诈骗手段也随之“上了强度”!

当AI客服24小时为你推荐商品,当虚拟主播在直播间妙语连珠,当智能算法总能猜中你的心头好,我们正享受着科技带来的购物狂欢。然而暗流之下,诈骗分子已悄然升级武器库——深度伪造、智能话术、大数据画像等黑科技正被批量用于新型购物诈骗。深度伪造()诈骗席卷全国,这场含AI量超高的购物类诈骗攻防战中,我们该如何守护钱袋子呢?

一、AI赋能的购物类诈骗介绍

在网络购物日益频繁的今天,诈骗分子利用AI技术伪装成电商平台的智能客服,联系消费者称其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发货失误,可办理退款理赔。随后又以退款需要验证账户信息、缴纳保证金等理由,诱导消费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进而盗刷消费者账户资金。

二、AI赋能的购物类诈骗新形态

深度伪造直播间

→ 现象:利用AI换脸+语音克隆技术,伪造明星/网红直播带货

→ 技术特征:瞳孔反光不自然、背景元素错位、无法实时互动

智能客服钓鱼

→ 新套路:仿冒平台AI客服,通过语义理解获取用户信任

→ 典型话术:”检测到您的账户异常,请点击链接验证身份”

→ 数据陷阱:要求输入语音/指纹等生物信息用于后续诈骗

算法定制化骗局

AI语音克隆‌ 月提示,越安全 | AI助力,诈骗“上了强度”,快给钱袋子“上护盾”!‌

→ 手段:通过泄露的消费数据训练AI,精准推送”量身定制”的诈骗广告

→ 技术解析:结合购物记录+社交动态+位置信息构建用户画像

虚拟商品陷阱

→ 新形态:AI生成的限量版数字藏品、虚拟服装、元宇宙地产

→ 诈骗模式:伪造区块链合约+AI合成项目白皮书

三、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小张在网上购物后,接到一个自称是购物平台AI客服的电话。客服说小张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需要为他办理退款手续。客服要求小张提供银行卡号、密码和验证码等信息,以便将退款打到他的账户上。小张信以为真,按照对方的要求提供了信息。结果,没过多久,小张发现自己银行卡里的钱被全部转走了。

防范措施:正规企业的客服一般不会通过电话要求你提供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如果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要求你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转账操作,要保持警惕。可以通过官方渠道联系企业客服进行核实,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电话中的说法。

四、防诈指南

1、生物信息防护三原则

①绝不通过非官方渠道提供声纹/指纹/面部特征

②视频验证时要求对方做指定动作(如转头、眨眼)

③定期重置语音锁、声纹密码等生物验证信息

2、五步识破AI合成内容

AI语音克隆‌ 月提示,越安全 | AI助力,诈骗“上了强度”,快给钱袋子“上护盾”!‌

①观察视频人物颈肩衔接处是否自然

②检查背景光影是否出现违背物理规律的扭曲

③要求对方手持今日报纸进行验证

④用AI检测工具扫描可疑内容

⑤故意提出跳跃性问题测试对话连贯性

3、账户安全设置清单

①关闭购物平台“个性化推荐”选项

②为支付账户设置单日AI交互次数上限

③启用“陌生链接AI预检”功能(主流安全软件已支持)

④定期清理和缓存中的用户画像数据

结语‌

当AI既能模仿我们的声音,又能预测我们的需求,这场购物安全保卫战早已超越简单的“不点陌生链接”阶段。敲黑板!划重点!记住三个技术思维:始终保持对“完美适配”的警惕;建立“验证优于信任”的交互习惯;培养“数据主权”意识。下一次,当AI客服准确说出你上周浏览过的商品时,不妨微笑着问它:“能证明你是真实的吗?

(本期推送中图片均为AI制作)

END

供稿| 防诈骗安全宣传员 顾芸璐

323AI导航网发布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