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新媒体运营专家,负责公司创意策划。现在要做一张海报,主题是年轻运动员的运动饮料,强调能量补充和快速恢复。请给我3个创意方向,并附上简单思路,100字以内,简洁点,别啰嗦。
这些提示词存进库,下次直接拿出来用,改改关键词,比如换成“节日促销”,照样能用。
注意,写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我”为中心。而不是说:你是什么专家,你现在要怎么样?AI目前的智慧已经足够强大,想让它更了解我们,表达清楚诉求,反而更重要。
中间的过程也是一样的,这相当于,给AI搭建一个清晰的框架,让它在明确的路径中发挥能力;所以,从培养意识、拆解流程,到提示词的编写,这是一个完整的闭环。
明白这些,可以带来哪些启发?第一点:绝大部分任务都能自动化()。
什么是自动化?
上述我提到“写主题”这个动作,以前得自己想半天,现在直接扔一句提示词给AI,它立马生成N多个,这,就是自动化。
你想从一份PDF文档中提炼关键信息,现在,你可以直接将PDF文件输入给AI,并用一句提示词:提取这篇文档的核心观点,用简洁的语言总结,这同样是自动化。
所以,自动化本质上,是把原本要手动完成的任务,简化为清晰的指令,让机器按照预设的规则高效完成,从而释放个人双手,去处理更有价值的工作。
还有一个更强的办法,可以用飞书、钉钉多维表,建个专门跑标题的表,这样,分分钟能出几十个,更厉害的是,你还能加一套评分筛选机制,让AI自动挑出高质量的标题,省得自己翻。
更进一步,自动化还能与工作流()相结合。
很多人常把这两个概念搞混,以为自动化是工作流,其实它们不一样。自动化是让单个任务运行得更顺畅,而工作流则是把一系列自动化动作串起来,变成一套完整的流程。
我写海报文案,先让AI跑“选主题”,挑好后,再接“写大纲”,再到“写正文”“润色”,每一步都有专属的提示词,AI按顺序完成,我只管最后看看改改。
这就是工作流的好处:不用一步步盯着,还能批量处理任务。
写到这,也许你会说:我不会用表格处理怎么办?没关系,还有一个最简单快捷的办法:用不同的AI聊天工具来操作。
你可以把一个个聊天窗口想象成任务处理的“工作区”。我习惯用一个窗口跑“选主题”,另一个窗口写大纲,再开一个写正文和润色。任务拆得清楚,每个窗口干一件事,完全不用表格,照样能串起工作流。
还有一点,上述通用方法换到其他任务也一样。
读报告,我会拆成找重点、列条目。写PPT,先让AI出大纲,再填充内容。查文献时,我会直接说:搜最新5篇论文,列出关键点……
一开始,我们可能会觉得不自然,因为对工作流、拆解任务这件事还不熟悉,但一旦掌握了方法,就会发现它极大地提升了效率。
拿阅读文献来说:
我现在的步骤是,先让AI总结概要,这是一个提示词;针对每部分总结,又是一个提示词;每部分总结完后,展开论述,又是一个提示词。
这和个人习惯有很大关系,我看到有人只需要一个通用的提示词,也能搞定一切。
因此,任务拆解和工作流设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是为了服务于个人的具体需求和目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工作习惯和效率追求,AI的使用方式也应因人而异。
所以,一个结论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拆解任务、精心编写提示词,并将它们串联成高效的工作流,就能让 AI 成为你专属的超级助理。
三
至于提示词管理,我采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种办法。
自下而上,即把日常非紧急但重要的提示词放在一起,以文生图为例,我日常用得不多,但每次用时,都要花费时间重新构思。
于是,我会把这类提示词收集起来,整理成一个专门的“创意工具箱”,方便随时调用。这个工具箱还不固定,我会随时往里塞灵感。
前几天刷即梦,看到有人说设计海报要用“王家卫”风格,那种独特表达一下戳中我,立马记下来。还有不少类似的,就不一一列了。
实际上,这跟养习惯差不多,开头觉得有点烦,时间一长,这些办法慢慢融入工作流,成了自然反应。
自上而下则不同,一般服务于具体任务。任务除了工作中的部分外,还有一些来自学习计划、生活中的突发需求。
我加了不少高质量社群,有些大佬的观点、看法,都是聊天时不经意蹦出来的,金句频出。以前,我喜欢把聊天记录全选,然后打包发给自己,白天再整理。
现在,我直接写了一套提示词,如:
这是一段社群的聊天记录,我认为非常有用,请你总结这段讨论,提炼3个要点。
AI就会立马动手,把乱七八糟的对话收拾明白,这些在手机端都能操作,完全不用等到白天积累一并处理;所以,随时随地抓灵感就行了。不耽误事儿,效率还高,随时取材,还不怕忘。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心理距离( ),即“想”到“做”之间的距离。我们自认为很难的事情,绝大部分不在难本身,而是它拧成了一团。
设计一套自小阻力的方法,即把各种工作拆解成一块一块的,然后把“块”扔给AI来跑;并且,这还能把诸多时间腾出来,做更多思考、琢磨创意且具备“创造”的事儿。
说到库,我用,本地化存储,所有指令都扔一个文件夹里,每个提示词带个标题,按任务类型打上标签,分好类,便于查找,个人觉得用各种知识库软件都能搞定。
好了。以上是这套关于建立个人提示词库的哲学。未来,当大家都在用AI时,那就比拼谁更高效了,有了这套路子,希望你把AI用得更顺手,效率大幅度提升。
323AI导航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