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AI趋势‌ 2025:AI RaaS的黄金时代——科技创业的新机遇与转型之路

默认分类2个月前发布 admin
1,025 0
星河超算AI数字人

盛景基于多年在AI领域投资孵化方法论与大量被投项目案例,首次提出Al RaaS( as a )模式,即以极致化结果导向的AI包工头模式,核心在于交付结果而非工具,敢于以结果作为定价、收费或盈利的依据,有望助力AI创业企业及上市公司在AI应用创新上实现爆发性增长。

日前,盛景网联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刘燕在【盛景AI RaaS联创孵化营】上,发表了《AI大时代-RaaS:AI应用的尽头是包工头》的主题分享。

小编将发言全文作了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启发,enjoy~

01

科技创业的三大宏观机遇

如今,科技创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大时代。在全球关税大战的背景下,科技创业正面临三大宏观机遇。

首先,国产替代浪潮汹涌澎湃,中国科技产业的定位早已超越单纯的”卡脖子”突围。以芯片产业为例,不仅是国产替代,更是芯片全球化;中国的科技创业,也不仅是出海,而是像越来越像硅谷的创业,“生而全球化”。

其次,内循环火力全开,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这无疑是全球最大的避风港。未来,国家还将密集出台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进一步促进内循环。同时,众多企业也纷纷行动起来,例如,最近刷屏的京东计划投入2000亿元采购出口转内销的商品,为内循环注入强大动力。

再次,全球化自由贸易体系正在重构,中国正逐渐成为新的引领者。各国在面对美国的关税政策时,悄然观察中国下一步的应对动作和措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的全球自由贸易联盟正在形成。

这些宏观机遇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无论是科技端还是产业端,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5 年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由引发的全球投资者重估中国资产热潮仍在激荡;宇树科技机器人惊艳亮相春晚舞台让百姓看到科技;全国两会期间,Manus等新突破再掀高潮,“AI”“新质生产力”成为会场内外高频热词。与此同时,《哪吒2》引爆世界,“封神”背后,是AI生物动力学,动态水墨渲染引擎等“黑科技”的鼎力托举;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虽然步履蹒跚,但依然是科技赛道中的历史启航。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浪潮中,中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正在相互激荡,澎湃出巨大新动能,东方巨轮也正在世界经济版图上定位新方位;因此,2025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也将是中国科技爆发的元年。

02

AI创业不要站在

大模型的必经之路上

最近推出o3和 o4-mini模型,智谱紧随其后发布系列模型,包括沉思模型、推理模型、基座模型。然而大模型一迭代,一批AI创业企业都“横尸遍野”;

2023年的数据研究显示,基础模型每升级一代,垂直领域的小模型生存空间就被压缩40%。在GPT-4升级到 GPT-4 Turbo之后,文案生成、简单客服等工具型应用的项目估值暴跌50%左右。根据 的报告,在大模型升级后的六个月内,大量通用AI工具类初创公司的种子轮融资量锐减62%。

因此,对AI创业者来说,千万不要站在大模型的必经之路;大模型的必经之路是什么,那些大市场大规模的通用工具领域是大模型迭代的必然趋势和方向。

正如GPT-4 升级为Turbo后,AI 客服赛道近乎崩塌,技术代差带来的性能碾压,对于大量的AI 客服创业几乎刀刀致命;比如在单次响应成本方面,GPT-4 Turbo是0.00001美元,而创业公司成本是它的8倍;在长上下文支持方面,GPT-4 Turbo能够带来128k token,而创业公司只有4k ,相差32倍;在多语言覆盖方面,GPT-4 Turbo可以覆盖50多种语言,而创业公司通常只能覆盖5-10种;在准确率方面,在客服场景下GPT-4 Turbo能够达到89%,但一般的创业公司模型只有72%。

巨大的性能碾压让大量的企业终止了与原有的AI客服创业企业的合作,比如停用了第三方客服AI,转而使用GPT-4 Turbo并结合内部数据微调,成本骤降 70%。

所以,如果创业者只是在某个领域浅层次地开发通用型工具,很难真正满足客户需求、解决客户问题,极容易被大模型所覆盖;

面对持续迭代的大模型,AI创业者如何拥抱变化,赌对不变?AI 应用的终局并非工具,而是为结果负责;正如在营销领域,有句经典语录:“客户买的不是锤子或钉子,而是墙上的洞。”

为结果负责,也就是 AI RaaS( as a ),才能提供不可替代的深度服务,才能绕开大模型的必经之路,与不断迭代的大模型同生共舞,遇强更强。

03

以结果为导向,

AI RaaS典型案例剖析

2025AI趋势‌ 2025:AI RaaS的黄金时代——科技创业的新机遇与转型之路

在大模型迭代浪潮中, 这家公司却能脱颖而出,估值高达 45 亿美金。其核心秘诀就在于它没有把自己定位为简单的工具或者客服,而是作为 AI RaaS,为结果负责。不仅解决客户当下的问题,还通过更深度的服务,帮助客户实现更好的业务和销售。

具体来看,在客户价值方面,普通 AI 客服公司可以替代部分员工,而除了替代部分人工,还能帮助客户直接提升 GMV,比如增加销售额、减少流失等,满足客户的终极需求。

在产品形态方面,普通 AI 客服公司提供的是简单问答机器人,而实现端到端流程自动化,比如在遇到退货或者投诉问题时,的处理路径是自动识别用户情绪、调取 CRM 数据、发现是高价值客户、提供折扣券、完成订单自动升级、记录到,从而提升客户价值。

在技术架构方面,普通AI客服公司是直接调用GPT API,没有深度优化,通俗来讲就是“套壳”,而提供的是 ,具备自主决策和多步推理能力。

在数据壁垒方面,普通AI客服公司依赖公开语料,而 运用大量企业私有数据,并与现有业务系统进行实时集成。

在商业方面,普通AI客服公司一般采用项目费或者 收费,只占到了整体收入中最薄的部分,而按照业务效果收费,比如每单分成,从而获得丰厚的利润。

在整个商业构建过程中,打造了三张王牌:第一,真正解决客户的问题和痛点,比如提高销售收入、降低成本等;第二,提供品牌的个性化定制,满足不同品牌客服风格的需求,如奢侈品牌客服采用纯正伦敦音,快消品客服则诙谐幽默;第三,为效果付费,深入最大的利润池。

所以,的 AI Agent拥有不可替代的深度服务。其 2024年发布的企业客户白皮书显示,某奢侈电商品牌每年投入50万元,最终获得470万净收益,实现9.4倍回报。可见,不仅是“更聪明的聊天机器人”,更是为结果负责,甚至重构了整个商业流程。

当企业能够为结果负责时,才能展现出如此深刻的思考和产品深度,客户才会更依赖你,并最终买单。这是无论大模型如何迭代都难以企及的高度,反而会促成大模型与企业的战略协同。

无论大模型如何升级,创业者只有通过AI RaaS构建商业逻辑,以结果为导向打造核心产品,才能建立“一米宽,一百米深”的壁垒,绕过大模型的必经之路,站在大模型的肩膀上,实现未来的商业迭代。

因此, AI 应用的终局是 AI RaaS,强调极致化结果导向,成为包工、包料、包结果的“AI包工头”,因为客户本质上为结果买单,而非软件或者工具。众多优秀的高估值AI 科技企业,几乎都具备这一共性特点。

例如,AI情报分析系统 ,估值高达1500亿美元,它不仅提供情报分析,还为结果负责。在911事件中,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分析,形成精准的情报和决策体系,成功帮助美国找到本·拉登。在麦道夫“庞氏骗局”中,整合40年的记录和海量数据,通过复杂的大数据分析,帮助多家银行追回麦道夫隐藏起来的数十亿美元巨款。如今,这套分析系统已经成为美国金融合规领域的重要标杆和标准体系之一。

再比如2024年10月特斯拉发布的,标志着特斯拉从卖车的产品公司进化为提供运力服务的服务公司。这种商业模式转型让美国著名投资人木头姐分析认为,出售新能源车的毛利可能仅有20%-25%,而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的毛利率在80-85%之间,这才是一家高科技公司应该具备的毛利水平。

对于特斯拉而言,最终的竞争维度不是车与车之间的竞争,而是运力效率与传统人力司机之间的竞争。特斯拉的赢面在于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技术壁垒以及全球化的基础设施。

不仅是特斯拉,市值接近2000亿美元市值的埃森哲也经历了类似的转型。最初,埃森哲专注于IT系统评估,后来进一步拓展到IT战略咨询以及IT系统运营。因为运营服务的利润池远远大于软件工具的利润池,而运营服务也是结果导向的关键环节。

所以,有本领的AI 应用公司都敢于当包工头,敢于交付结果,按结果收费,这样才能赚到运营服务的大钱,才能够算得过经济账。因为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很高,只有从工具到运营的转变,才能获取更高的盈利水平和能力,以及更大的利润池。

或许有些科技企业不具备产业运营的能力或者资源,但可以与“包工头”公司进行强绑定,从而有机会从“包工头”的收入中获得分成。总之,在整个商业架构中,如果只提供薄薄的一层工具,竞争力将会非常有限。

在全球营收中,数字世界仅占5%,而物理世界占比高达95%。因此,对于 AI 创业者而言,必须要回到物理世界,回到能源、矿产、电力等各产业,回到供应链、硬件或设备等领域,实现端到端的完整服务,彻底改变“包工头”业务的低端滤镜。

例如 这家公司不仅提供一个薄薄的工具,而是全面回到产业中,从 AI 探矿到成为矿主;凡岛网络用 AI 销售 Agent 替代了近千名销售,其Agent的获客转化率高达12%-13%,远超一般销售的7%-8%,从而成就了数十亿规模的化妆品公司;盛景正在孵化的AI4S,不再局限于研发平台,而是切入益生菌领域进行爆品打造,直接为销售和结果负责。

所以,AI RaaS即产业,必须回归物理世界。未来,不会再有AI 企业和传统产业的区分,因为所有的产业都将 AI 化,AI RaaS将成为大量产业企业从产业链低价值环节跃迁到高价值环节的“时刻”。

04

AI 应用的终局

必须回到整个产业端

过去40年间,中国制造规模庞大,但利润微薄,因为制造是整个产业链当中利润最薄的环节。因此,一方面要往营销端延伸,发展品牌和服务,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值;另一方面,还要往研发端延伸,发展专利和技术。因为“起盘看流量,生死供应链”,所以必须要积累深厚的功底。

然而,由于中国的发展周期较短,长期专注于流量端,供应链端(包括研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改变。 AI 时代的到来有望解决这一问题,AI4S和AI Agent能够实现敏捷研发与迭代,同时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缩短研发的链路。这样一来,制造业就有机会向营销和研发的两端延伸,进入到价值链更高的环节。因此,AI应用的终局必须回归整个产业端。

过去,很多的实体企业(俗称“传统包工头”)虽然很会赚钱,但并不值钱,因为它们的科技含量低、人力成本高而且管理难度大,这就导致了交付质量不可控,难以大规模复制,难以形成规模化收入、利润和持续增长,人力资源合规成本很高,形成了“规模、收益、确定性”的不可能三角。

如今,AI 包工头模式不仅能让企业赚到钱,还能让企业变得更加值钱。因为它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构建新质生产力,从而突破规模限制,易于复制,并带来确定性的结果。

2025AI趋势‌ 2025:AI RaaS的黄金时代——科技创业的新机遇与转型之路

除了 AI 原生企业和经典产业之外,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还崛起了一大批软件和SaaS公司。然而,与美国的软件和SaaS 公司具有高估值、高盈利不同,中国的软件和SaaS公司99%都赚不到钱,即使是头部企业如用友、金蝶、微盟也都在亏损。

相比之下,美国SaaS的头部企业,比如、Adobe、,在2024财年的营收分别为184.58亿美元、158.99亿美元和80.27亿美元,净利润率则分别高达16%、24.4%和13%。

中国SaaS企业99%都不赚钱且不值钱的原因,主要在于“三高两低”:研发费用高、销售费用高、运维难度高,而客单价低、续费率低。此外,中国企业更愿意为结果付费,而不是为工具买单。

当SaaS企业进入AI时代时,这不仅仅是技术架构、技术路线、技术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商业认知的变革。以往的SaaS公司拥有优质客户、细分产业、技术团队等诸多隐性资产,再加上AI的助力,如果能转型为RaaS,将会是异军突起的开端。

从SaaS到AI RaaS的转型,必须极致化结果导向,而非工具导向,必须坚持“一米宽、一百米深”的极致聚焦。只有这样,才能革命性地降低研发成本、销售成本和运维成本,进而提高客单价以及续费率。

因此, AI 的到来将会彻底改变“包工头”业务的低端滤镜,这也是大量中国SaaS 企业转型升级的最后机会。

05

盛景“ AI RaaS 联合创业计划”,

打造中国的 YC

盛景网联和盛景嘉成联合推出了 “AI RaaS 联合创业计划”,未来,AI将会赋能千行万业,任何行业或者领域,甚至每一个细分场景,都将诞生大量AI RaaS 的创业机会。盛景希望在 AI 政务、 AI 销售、AI 研发、AI 教育、AI找矿、AI 编程、 AI 法务等一系列赛道中,寻找AI原生端、SaaS端和产业端的优秀合作伙伴。

在未来两年内,盛景计划与100家AI RaaS 公司进行联创和孵化,通过自有资金、团队资金或者基金投资组合的方式,适配不同的联创形态。

盛景致力于成为中国的 Y (YC),YC 在美国的成功得益于其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强大的创业课程体系、强大的人脉资源与创业网络生态,以及帮助项目持续融资的能力(如Demo Day路演活动)。

然而,YC在进入中国一年后就因为“水土不服”而退出,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创新土壤与美国不同。如果把每一个项目比作一颗树,那么YC是在缔造一片森林,在美国,AI创业者和产业端更为成熟,经过漫长市场周期的发展,产业和创业形成了天然的融合。但在中国,产业和创业仍然是“两张皮”。要想在中国缔造出成功的YC模式,必须要重度赋能,推动AI与产业的融合,从而提高创新与创业的成功率。

因此,对于AI RaaS联创,盛景将进行重度赋能。首先,通过极简增长方法论帮助AI RaaS 公司精准捕捉核心客户的刚性需求,做到“一米宽,一百米深”,真正提供“端到端”的完整解决方案,真正解决用户的问题。

无论是技术驱动还是需求驱动,大部分创业项目都会因为烧钱而掉入“死亡之谷”,主要原因就在于其核心客户、核心需求仍停留在假设阶段,尚未完成商业概念验证。因此,在极简增长方法论的基础上,还要通过三个月的百人访谈,确认核心客户、核心需求是否成立;能否被实现,即核心产品;能否规模化,即核心销售系统;能否盈利,需要进行收入与成本测算。基于此,明确关键任务和关键人才。创业者只有通过这种“烧脑不烧钱”的方式,才能真正跨越“死亡之谷”,极大提高创业成功率。

对于 AI RaaS 企业而言,端到端服务的终局是完成销售。然而,当前大量的销售和电商平台都在公域上,虽然早期平台会给予流量扶持,但随着规模扩大,流量成本也会大幅度上升。因此,企业必须构建私域,AI销售Agent和中央私域直播间的组合方式,可以打造出中国的 模式,与现有的公域电商形成有力竞争。盛景将这种模式称为“跨行业搞复制”,即将不同行业、领域中细分赛道的成熟打法复制到AI RaaS企业中,形成核心竞争力,并结合其他能力,有效完成端到端的服务。

此外,盛景还将通过产业互联网的方式,帮助AI RaaS企业完成某个领域和赛道的重构。中国各个行业都存在着碎片化的流量和供给,产业互联网可以帮助整个行业完成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运营。无论是盛景投资的工业原材料第一股国联股份,还是母基金覆盖的居住服务平台第一股贝壳找房,在互联网时代都已经帮助不少公司完成了细分赛道的重构。

在AI 时代,AI4S和AI Agent的打通有机会在各个细分赛道和领域构建更为简约的产业互联网,大约50%的创业项目都可以通过产业互联网的方式进行重构,形成更大规模的产业服务。

在进行AI RaaS重度赋能的过程中,盛景存在着大量的资源和技术共享,包括共享 CTO、共享算力、训练架构师,还有资本与产业资源的协同。这些可以帮助大部分 AI 创业者找到某个行业中的小切口,形成竞争能力和实力,最终服务整个产业。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资源共享、技术共享,还是跨领域、跨行业的模式共享,盛景作为赋能平台,都会给予极大的支持与帮助。

因此,盛景将其称为联创孵化营,而不是培训,就是希望在AI RaaS时代下,找到具有丰厚产业资源的产业老兵,他们有场景、数据、订单和业务;找到AI应用创业者,他们有技术、能力、闯劲和干劲;找到亟待转型的SaaS创业者,他们有产业认知、技术基础和客户资源。这些共同构成了AI RaaS时代中极其重要的中流砥柱。

目前,盛景已经投资联创的AI RaaS领域包括AI自动驾驶(矿区)、AI数智员工、AI数字员工(12345热线)、AI4S爆品研发(益生菌、化妆品、材料)、AI销售(大健康、医美、大消费)、AI bom(工业)等。此外,盛景还在洽谈投资联创的AI RaaS领域包括AI找矿、AI母婴、AI电商、AI旅游、AI谷子经济等。

结语

2025年是AI RaaS爆发之年,也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开始之年。以产业场景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将会全面开启,每一个产业都值得用AI重新做一遍。这是一个比互联网更为波澜壮阔的时代,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全面的产业升级

未来,将没有AI产业,所有产业都将被AI化。盛景推出的“AI RaaS联合创业计划”,期待与来自产业端、SaaS端和AI端的有志之士携手共进、合作共赢!

323AI导航网发布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星河超算AI数字人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